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25章 朱元璋在给谁铺路?

这一上午的时间,朱楩跟着朱元璋看了不少奏章。

因为少了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分担压力,所有奏章都只能朱元璋亲自过目。

以前都是由宰相先筛选一部分,把小事或者无事的奏章压下来,再把需要皇帝处理的政事传达上去。

本来宰相是皇帝的好帮手。

可一旦宰相权力过大,又会威胁到皇帝的位置。

所以朱元璋选择让自己的太子来帮忙。

这也让很多人诟病,说是朱标是被累死的。

问题是朱元璋都这么一把年纪了,也没累死啊。

“话说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?怎么什么事都要上奏啊?”朱楩在看了一上午的奏章之后,那叫一个无语。

因为奏章内容简直就是乱舞。

譬如北方有官员上奏,说是今年瑞雪兆丰年,是个吉兆。

行,朱元璋批阅了,善。

然后又有人说,今年瑞雪兆丰年,大吉大利。

朱元璋继续批阅,善。

一旁的朱楩就想说,你特么今晚吃鸡不吃鸡?是没有别的事要上奏了?用你拜年啊?

其实这是赶上过年了,所以官员们纷纷上奏,恭请圣安,主要是讨个吉祥,说点吉利话。

但是也未免太多了吧?

而且连这些废话也要皇帝亲批?

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,就好像朝中大臣每日要开早朝例会一样,地方官员也需要每月上奏,禀告地方政事上达天听。

否则朝廷怎么知道地方发生了什么。

哪怕没事,也要报个平安再说。

所以这是正常流程。

只是朱楩第一次看奏章,才会难以理解。

他就想说,这都是啥玩意儿?天天应付这些事?可不得浪费大量时间。

而且每一份奏章还要批阅,之后还得派人送回去。

不但浪费时间,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。

咱就是说,这些流程不能减掉吗?这种形式上的东西,留着作甚?

听他这么说,朱元璋淡淡的瞥了一眼,冷笑道:“干脆把那些地盘也不要了算了?把国家都给别人吧。你以为皇帝是那么好当的?”

那些地方如果不听朝廷命令,不给朝廷上奏。

怎地?他们是闹独立了不成?

知道当皇帝最怕的是什么吗?还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